不知道为什么,至从温总理那句“流着道德的血液”的一番话,社会开始评价起别人的道德,至少在微博上是这样的。有网友评价,核电站运营商东京电力公司最初留下的50人,道德很高尚。
但在我脑海里浮现的另一个词,始终让我觉得概括起来更合适,那就是“责任”。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责任,at the very least, 必须管好自己。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如同一个载货的过程,不断的载入新的责任。做一个好人,就是要把每个责任做好。 小时候,要听大人话,不哭不闹不到处乱跑,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不然妈妈就不能安心工作,不能好好入眠。长大了一点,要好好学习,认真听课,认真做作业,不要早恋。不然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
从那个时候开始,应该知道,只要一个人没有做好自己的责任,就增加了别人的责任。一个人多承担了一个责任,如果能力不够强大,就会影响另一个责任的完成。
不过,如果作为一个孩子就只是做孩子其实是很幸运的。
进入社会工作,结婚生子,责任也逐渐增加。你是一个单位的员工,你是一个老板的下属,和你老板的下属的下属,是你下属的老板,是家里的孩子,是另一个人的配偶,你配偶朋友的配偶,配偶家里的X-inlaw……
这就需要一个人如何摆平各种责任,同时也需要一个人有一定的表演技能,能扮演好各个角色。可以是实力派,也可以是演技派。 这个时候,也逐渐忘记了自己是谁。
我们通过一个单位,和所处的岗位,得到了我们名义上的社会地位。但只有我们在其职尽其力才算是得到了实际上的社会地位。一个人在社会上,承担了多少责任,决定了他实际的社会地位。
作为东京电力公司的员工,在公司出现重大事故的时候,坚守岗位,解决问题,是尽工作职责。这就跟记者奔赴战地,或者冒着风险去做调查一样。
尽管,每个人在权衡自己各个责任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取舍。比如,家里有一个需要照顾年长的母亲呢?这些抢灾员工的家属的支持,是更加让人感动的。
但为什么我们会认为他们道德高尚呢?
也许,因为当今的中国太多人,太多重要的人,以权谋私吧。当在一个行业里,大部分的人都没尽责,那少数坚守岗位职责的人,反衬成了坚守了道德底线,甚至道德高尚。
在恐慌中,去抢购盐碘,而忘了互相取暖的这个群体,难道不曾想过,这个号称“团结”的民族,作为中国人,如何齐心共同防御?这不值得反思么?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