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常常收到这样的新闻通稿,一个小企业主想贷款,但是其他银行都将之拒之门外,于是他跑到这家银行,不需要抵押就获得了贷款。

 

每次看到这样的通稿我都觉得很神奇。这家银行是专门是给难民送温暖的么?于是,在得知今年各家银行开始放松给中小企业贷款的门槛时,我给一个办厂的朋友电话。我欣喜的跟他说,现在银行已经放松条件了。

 

过了不久他回电话我说,“老实说,我算了下,成本跟我现在差不多。手续却比现在繁琐。想想还是算了。”

 

他并不是一个很懂金融的生意人,不过他简单的测算确实会得出这样的结果。尽管名义利率并不如小额贷款公司这么高,但实际上,加上手续费、担保费,存款指标等一综合,成本就很高。

 

作为一个生意人,他往往第一时间想到的并不是银行。像他这样的企业主,也应该很多。否则,小额贷款公司的生意就不会这么好了。

 

其实,只要稍微追问一些的细节,通稿的逻辑便瞬间崩溃。其他银行为啥不肯放款,难道这家银行的信用条件要更宽,那它承受的风险不是更高么?这家银行收的利息是否比别人要高?

 

不需要抵押的贷款,往往需要担保,纯信用贷款的金额其实往往满足不了企业的资金需要。银行对小微企业担保的制度,依靠的是担保公司的信用,但事实上担保公司要搞清楚企业的情况同样也需要成本,它承担了最大的风险,却在信贷的这个环节上只收到几个点的佣金。

 

这种微妙的关系可以用一幅漫画来形容,两胖子一起抬水,银行就是个高个子的在前,轻松自在的往前走,而个矮的担保公司被压在后面,走得可吃力了。矮个子在后面喊,“这样可不公平”。高个子在前面淡定的说,“我可是在前面给你挡风呢,如果不是我揽了活,你吃什么?”。

 

在华鼎事件爆发后,担保公司遭遇信用危机,遭致商业银行清退不少,他们只有不断表白和承诺,以挽回市场。

 

有趣的一幕发生在广州中博会的一个论坛会上。原定有个环节是金融机构发表宣言要给小微企业服务,结果上台演讲的三家银行都在说自己今年给小微企业贷款的金额增了多少,目前已经达到多少,压根就没保证什么,倒是担保公司在那块不断的表白自己一定能做好风控,并且不断承诺要对企业好。

 

一位企业代表站在银行的立场表示说,银行为何不愿意做小微贷款主要就是两点,一个是风险太大,另一个是成本,就是做小的买卖不划算。但他们其实知道,真正在做实业的小微企业其实都没有风险。

 

“银行都花不了这么高的成本监控风险,担保就更不可能去监控,所以,很多担保公司就只签个字而已。但结果是增加了企业贷款的成本。”他的话,一定让坐在他身旁的银行和担保公司的人冷汗直流吧。

 

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差距往往很远。在给中小企业信贷的资金链这一袭华丽的长袍上实际上长满了虱子,没有一个人会无条件赠送温暖。

 

 

 

话题:



0

推荐

田林

田林

13篇文章 11年前更新

盛世边缘人。(财新记者) 我是名记者,所以我的使命应该是尽可能的接近真相,于是我有了勇气。我只是个普通人,所以我有原谅自己的许多条理由,于是我有了快乐。 联系方式:lintian@caixin.com

文章